学习吴金印 学习红旗渠 心得体会
——原阳服务区支部:胡臣江
三月六日大桥石化党委组织部分党员和部门领导在张贵林党委书记的领导下,到卫辉市唐庄镇和林州市红旗渠进行了参观学习。
首先我们参观了唐公山和“全国优秀乡镇党委书记的榜样”—吴金印同志事迹展览室,吴金印同志之所以能够在上级要求把他从基层调离时,毅然决然的选择留在基层坚守岗位、服务奉献数十年,正是由于他拥有坚强的党性修养,学习吴金印同志,就是要学习其坚强的党性修养,不断的增强党性观念,40多年来,他“心不离群众,身不离劳动”,带领卫辉市狮豹头乡、唐庄镇群众开发、复垦耕地约1.2万亩,被群众亲切地称为“造地书记”。 “群众好比土地,我不过是一粒种子,只有把根扎到土里,才能开花结果。”吴金印,一位扎根土地,让穷山沟结出幸福之果的基层干部。他是新时期农村基层干部的优秀代表,他的模范事迹和高尚品质,体现了党的优良传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向吴金印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热爱农村、扎根基层、为民造福的公仆本色,知难而进、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思想境界,勇于开拓、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廉洁自律、克己奉公的高尚品格,坚持原则、是非分明的坚强党性。
参观过唐庄镇后,我们又驱车赶往太行山区的河南省林州市,参观了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被世人称之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
走了一路,看了一路,惊叹了一路,思考了一路,感受很多,最主要有两点;一是领导英明,高瞻远瞩。历史上,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水的问题成为林县人民生存发展的最大障碍。在红旗渠纪念馆导游为我们介绍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因长期干旱,四处干涸,一个老汉到十几里路外挑泉水,因水量小,挑水的人多,老汉直到天黑还没有回家,儿媳妇就去接,因天黑不小心儿媳妇把两桶水给洒了。回家后,儿媳妇羞愧难当,就上吊自杀了。在当时,建渠引水,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执政为民、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但是,面对经济困难、技术落后、群众生活困难,要建设这么大的工程,谈何容易,需要冒很大的风险。以杨贵为书记的林县县委一不等待、二不观望、三不向国家伸手要救济,而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宁可苦干,不再苦熬,宁可流血,不再流泪”,果断作出了开辟红旗渠的英明决策。可以说,没有县委的决心和恒心,没有知难而进、敢闯敢干的精神,就不会有今天的红旗渠,也不会有今天林县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团结一心,艰苦创业。为了修建红旗渠,全县上下一条心,男女老少齐上阵,就连放学后的孩子都自觉地搬一块石头送到工地。在红旗渠建设过程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这些充分表明,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就没有干不成的事业。
参观红旗渠给我最深的感受是,今天的红旗渠,已不再是一项单纯的水利工程,它已成为人民精神的象征,在红旗渠的修建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自力更生,团结协作和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精神以独立自主为立足点,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核心,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为向导,又体现了当代中国人民的理想信念和不懈追求。这一工程的伟大享用于世世代代子子孙孙。当年的生产力和技术水平都相当落后的情形下,能够提出劈开太行引漳入林的伟大设想,体现了我们党心系群众百姓千家万户。以杨贵为代表的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的宗旨,为彻底改变林县人民祖祖辈辈干旱缺水的生存状况,带领林县人民以大无畏的精神和胆识,不屈不挠与天斗与地斗,历尽艰辛在太行山的悬崖绝壁上建起了“人工天河”,是一座不朽的丰碑。红旗渠十几年的艰苦修建,体现了共产党为人民所想,为人民办实事,为人民办好事的原则,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红旗渠的修建,是林县党员干部执政为民的一个光辉典范。红旗渠的精神,蕴含着党的领导,群众基础,干部作风,革命事业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力量,体现了党员干部和群众吃苦耐劳,不怕牺牲,无私奉献,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工作作风。红旗渠精神是时代的呼唤,是事业的感召力,是我们这个时代大力弘扬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也是我们这个时代不可缺少的凝聚力。
胡臣江
2016年4月1日